時間管理的偽議題
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顛覆自己過往深信的問題,
就是當努力的方向與方式都差不多抓到竅門後,
就會一直擔心時間問題。
很多創業家、投資者,走在穩當的道路以後,
就會開始深度思考效率與時間的運用,
來達到不浪費時間的目的。
畢竟,當你的被動收入或主動收入夠系統化後,
你每個小時值多少錢,完全能一目瞭然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成功的人,都會比你更努力ㄧ萬倍,
因為他們不努力的機會成本會過高。
因此我一直對於浪費時間是最恐懼的,所有的不眠不休再加上所有多賺到的錢,都想要去買別人的時間,像是請員工、找接案、付錢給我身邊的人幫我處理雜事、買很貴的掃地、拖地機器人。但直到前兩個月我把自己經營的咖啡廳 Away cafe 別處咖啡館 管理上軌道、我的美容品牌 苒苒面膜 都統整好、我和 江湖人稱S姐 的 Woomanpower 女力學院終於招募到將近300人(看來年底的目標500人沒問題💪)我才想通,最終的防線、也是跟機器和他人買不到的,是精力。因為當我攤開行事曆,看到排滿每天的一切不再是某一個事件或任務,而都是一句提醒我要思考某個策略與決議、思考某個議題時,這些事耗損最大的,不是我的時間,是精神與精力。因為我的空閒時間,比以前沒有任何事業時還多。
而時間管理本身無法照著行事曆上,把醒著的所有時間分配好、執行好的主因也是因為精力問題!所以一直學著別人的排程方式依樣畫葫,或一堆課程教的方式去瓜分你的24小時,根本沒用。
我認為精力包括了精神上的一切感知與耗損,以及體力上的所有管理,這也是為什麼一樣當你看到一篇文章說成功人士五點起來,所以很會運用時間時,不要盡信文章要傳遞給你的,而是要去思考,成功人士為什麼要早上五點起來,他這早起的時間做了什麼,為什麼?可能就包括了精力管理的根本,從中學習,或許才能得到他們滿滿動力人生的精髓。
精力管理中的精神管理,以我的經驗來看,大概包括抗壓性、抗情緒能力、篩選被干擾的資訊能力等等,這樣就算忙再多事精神也不會多慘。我遇過不少人,一整天、甚至一整段時間,也才忙一件事,整個看起來就隨時要崩潰崩潰的,這樣的人我建議可以多往精神管理部分訓練自己。體力管理,所涉獵的知識可能就太多,因為這當中包括自己的健康狀況、生活習慣、處理事物的工具,而光是第一項,就可以去講一大堆飲食與基因、環境與保健,更不用說後面兩項了,我沒資格講到這麼深,因為我也都還在學習,剛剛還被朋友推坑團購養氣人森,還在等成效醬子。不過處理事物的工具可以提一下,因為很多人會在思維與價值選擇不正確時,用錯工具,例如一整天站櫃已經太累,還為了省20塊搭公車到更遠的地方下站回家。然後為了買一送一省200塊,排隊了整個下午。這都是對體力有強大耗損的事,更不用說連帶到的時間運用問題。
希望大家在糾結時間管理前,把對自己的精力管理策略部署好,這樣時間管理自然而然就沒有問題了!